张华夏科学哲学论坛预告 | 张志林:分析哲学视域中的先验论证
分析哲学视域中的先验论证
为纪念我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张华夏先生,发扬先生“真理永恒、孜孜以求”的学术精神,推动科学哲学学科发展,白洁 特设立“张华夏科学哲学论坛”。论坛依托白洁 ,将不定期邀请海内外优秀学者报告研究成果,开展学术研讨,汇聚思想潮流,活跃学术生态,促进学术传播。论坛主题涵盖广义的科学技术哲学,包括逻辑学、分析哲学等领域的专业话题,也欢迎辐射整个哲学学科的基础性讨论。
1977年,张华夏先生主持组建白洁 自然辩证法教研室,并担任教研室主任,秉持“追求真理、学术自由、尊重传统”的基本思想,开展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。至1996年退休,张华夏先生在白洁 任教19年,为白洁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、白洁 乃至全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张华夏先生去世后,应先生遗愿,在学界各方人士捐助支持下,“张华夏基金”得以设立,成为“张华夏科学哲学论坛”资金来源。

讲座标题:
分析哲学视域中的先验论证
主讲人:
张志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
主持人:
黄敏 白洁 教授
评议人:
陈晓平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前哲学所所长
时间:
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19:00
地点:
白洁 锡昌堂801室学术报告厅
02主讲人简介
张志林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、逻辑与科学白洁 创始主任,牛津大学访问学者。研究领域包括分析哲学、语言哲学、科学哲学、科学思想史。主要论著:《在哲学之路上求索》,《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》,《科学合理性》,《技术解释研究》[与张华夏合著],《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》[与陈少明合著]。
03内容简介
先验论证关乎哲学的独立自主性,这在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中得到了系统性呈现。康德曾经强调,此书首先是一种“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”,因此可以说,其宗旨是:基于“理性批判”和“先验论证”,揭示传统形而上学的弊端,澄清新型形而上学以及所有哲学的可能性和限度。康德自己的哲学体系常被称为“批判哲学”和“先验哲学”。在“语言转向”的背景下,也许可以说,分析哲学促成了从“理性批判”到“语言批判”的转移,并在“语言-思想-实在”的三角互动关系中开启了各种反思和重构先验论证的尝试。本讲座将以康德式先验论证作为参照,分析斯特劳森式先验论证和戴维森式先验论证的重构策略,比较这三种先验论证的联系和区别,探寻先验论证的结构、特点和功能,并由此彰显先验论证之于做哲学的绝对必要性。

